我市全力解决“上学难”“上学远”问题
2022-03-28 10:39:47 来源: 濮阳市人民政府
关注河南热线

今年2月我市公布了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10项,“加快补齐城乡教育短板”就是其中一项。针对全市教育体制机制不理顺、教师编制不足、教育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,我市持续深化制度创新,通过破除发展壁垒、多建学校、增加优秀教师,着力破解群众“上学难”“上学远”问题,有效消除“大班额”现象,助力加快补齐城乡教育短板。我市的典型做法受到了省委教育督导组的充分肯定,并多次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。

教育事关千家万户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市委对全市人民的承诺。为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,我市成立了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,与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,统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党的建设工作。为理顺教育体制、破解发展障碍,我市重构城区教育格局,将市教育局、市油田教育中心两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进行整合,彻底终结了两个教育主管部门的历史,凝聚了发展合力。

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,适龄入学儿童数量总体攀升,加上部分县人员逐步向市城区迁移,市城区和部分县适龄入学儿童增减不均,形成教职工编制总量不足、不同区域编制余缺共存的现象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市全面加强统筹,多方调剂7700余个编制用于发展教育。一是不断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力度,在总量内做好市、县区教职工编制跨层级动态调整,先后从各县向市城区跨层级批量调整教职工编制2141个。二是多措并举扩大教职工编制存量,满足各学校对教职工编制的刚需。通过自我挖潜,收回一般事业编制880个并全部用于教育领域,后经市委编委会研究同意,先行拿出468个编制用于市城区义务教育;指导清丰县、南乐县、范县、台前县从其他一般事业编制中拿出500个编制补充教育用编需要。三是通过多次沟通协调争取,省委编办又为我市增加了3563个中小学教职工编制。有了这些编制,我市通过公开招聘,招引到一大批优秀教师。目前,部分教师已被充实到绿城中学(小学)、开德中学(小学)、西湖小学、高阳实验学校、卫都实验学校、卫河小学等市城区新建学校。不断增加的学校数量,大大解决了“上学难”“上学远”等问题。这些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,也由原来的70余名降至50名左右,有效消除了“大班额”问题。绿城小区居民张女士的孩子就在绿城小学上学,说起孩子上学她感触很深:“现在孩子一出小区门就到学校了,不用再考虑来回接送孩子,我们也都能安心上下班了。”

此外,我市还着力支持学前教育和“一本六专”建设。目前,市直只有3所公立幼儿园,随着幼儿园规模增大,需要更多优秀教师。在深入调研、摸清底数后,市委编办逐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案,经市委编委会研究,为市直公办幼儿园增加了49名编制。同时,我市还先后为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、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、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、濮阳技师学院等5所院校增加事业编制1020个,用于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,保证我市高等教育教师力量不断壮大,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,为濮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。